黑龙江:专家齐聚 共话盐碱地创新利用

发布日期:2024-01-24 14:52:33   来源 : 农业农村部网    作者 :admin    浏览量 :158
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:2024-01-24 14:52:33  
158

       近日,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(以下简称“东北中心”)在哈尔滨举办2023年度总结汇报会,全国各地的专家围绕寒地耐盐碱水稻科技创新、盐碱地综合利用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谋篇布局,交流论“稻”。 


  育良种施良技:创新实践 


  “我国近期具备农业改良利用潜力的1亿多亩盐碱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,其中东北就有3000万亩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在会上表示,发展耐盐作物种植,由“改土适种”向“以种适地”转变是根本路径,盐碱地作物良种培育能够提升盐碱耕地产能。


  他建议,针对轻、中度盐碱地,宜重点开展耐盐碱种质筛选,培育耐盐碱、高产、优质新品种。针对重度盐碱地,宜开展土著原生境植物耐盐碱能力、经济价值评价,筛选一批耐盐碱性好、经济价值高的特色耐盐碱植物,宜草则草、宜果则果、宜林则林。


  对于东北中心来说,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。东北中心主任来永才介绍,自2022年7月成立后,该中心创新“以种适地”理念,已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21个,累计推广面积超1000万亩,水田平均亩产由原来不到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左右。


  同时,东北中心构建资源搜集利用、技术配套集成、新品种培育的创新发展模式,因地制宜多元化开发利用盐碱地。已创新集成了盐碱地水稻提质增效、轻简节本直播、芦苇专项治理、稻壳深埋、稻田泥浆化治理等技术模式,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。


  跨区域跨学科:协同攻关 


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武志杰研究员表示,盐碱地综合利用是跨区域、跨学科的协同攻关,东北中心的科技攻关应更具前瞻性、战略性,充分利用现有资源,结合各学科优势,与全国科研院所广泛联动。


  目前,东北中心建立起“首席科学家+试验站+基地”的运行模式,下设育种、栽培、生理调控、土壤改良、植物保护、数据监测与分析等9个科技创新团队,7个试验站,5个基地。立足黑龙江,面向三省一区,整合东北农业大学、东北林业大学、辽宁盐碱地研究所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,共同开展寒地盐碱地稻作核心技术研究。


  “我们的科研团队应加强基础研究,注重凝练成果。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,促进经济、社会、生态等多方面效益提升。”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占祥用家乡的碱地柿子举例说明,盐碱地作物选育不应以作物种类设限,因地制宜推广不同作物品种是树立大食物观的生动展现。


  东北中心副主任刘凯介绍,该中心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优势,已在全省各地推广种植水稻、大豆、玉米、苜蓿等耐盐碱作物品种,均取得了不错的产量表现。未来还将依托国家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中期库(哈尔滨),持续开展耐盐碱作物选育推广。


  抓亮点建模式:引领示范 


  如何抓住盐碱地综合利用亮点、总结出可推广的技术模式,也成为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。


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玉义研究员表示,盐碱地综合利用应分区分类,进行差异化的改良治理。在实践中可总结出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亮点模式,集合耐盐碱作物品种、耕种措施、改土装备等关键要素,利用国创中心影响力带动模式推广。


 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范小兵表示,东北拥有大面积的寒地盐碱地,具有得天独厚的科研条件,东北中心作为国创中心的中坚力量,自承建以来在新品种培育、示范推广、组织建设、机制突破、宣传推介、信息化建设、团队建设、基地建设、经费投入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,为其他区域中心建设树立了榜样,为国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和科技支撑。


  “未来,我们将创新思维方式,紧抓盐碱地‘以种适地’‘以地适种’提高土地增量、提升粮食产量的发展契机,对标专家在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、产业落地等方面提出的建议,结合自身研究领域,让品种转化、让成果落地、让产业链延伸,在盐碱地科研攻关中发挥作用、作出贡献、取得成绩。”来永才充满期待地说。

版权所有: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网站维护:研究所科研信息处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北路(农业部北办公区) 电话:010-59195293/66117652/66067899/661678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