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吉林省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

发布日期:2021-02-02 13:27:56   来源 : 农业农村部网    作者 :admin    浏览量 :671
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:2021-02-02 13:27:56  
671

  2021年,吉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嘱托,把稳住农业基本盘、守好“三农”基础作为应变局、开新局的“压舱石”,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保持粮食稳产高产,正常年景下达到760亿斤以上,努力向800亿斤迈进。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。

  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。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,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,实施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为国家多产粮、产好粮,让中国人的饭碗多装吉林粮。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8550万亩。严守耕地红线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。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。加强抗御水旱灾害。防控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。大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。围绕黑土地保护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,探索建立东部固土保肥、中部用养增肥、西部改良培肥等不同模式,精心保护好、利用好黑土地这一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,努力把吉林省建设成环境友好、土壤肥沃、旱涝保收、永续发展的国家大粮仓。开展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核心部件技术攻关,对保护性耕作农机具优先补贴。在26个典型黑土区县份集成推广耕作制度改革、土壤改良治理等保护措施。支持四平黑土地保护示范区先行先试。认真总结、全面推广“梨树模式”,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800万亩以上。加快西部地区盐碱地改造。筹建东北黑土地研究院,申报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。建立黑土地保护评价体系。办好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。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。加强玉米、北方粳稻、大豆、燕麦、绿豆、菌类等种质资源库建设,提升作物品种测试和评价能力。集中力量开展“卡脖子”种子(种畜)育繁推攻关。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。建立种业创新联盟,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,培育“吉系”新品种。扩大种业专项资金规模,设立种业发展基金,打造种业创新高地,为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吉林力量。

 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。持续抓好生猪稳产保供,生猪存栏达到960万头以上。打造“秸秆变肉”标志性工程,启动实施1000万头肉牛建设项目,重点支持12个肉牛大县、8个肉牛潜力县和50个示范村,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,推进种养循环发展。设立肉牛产业基金,推动龙头企业发展,支持皓月200万头肉牛产销一体化项目建设。打造辽源2000万只鸡“中国蛋谷”。巩固提升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建设,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,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。

 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。落实过渡期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,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,落实产业就业、兜底救助等帮扶措施,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。调整优化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,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,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。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。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,提升脱贫户稳定增收能力,培养更多农村致富带头人。在15个脱贫县中选择12个县作为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县集中支持,在1489个脱贫村中每年选择300个村创建三A级标准示范村。

  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十大产业集群。立足吉林省农业资源优势,发展现代乡村产业,推动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。着力打造玉米水稻、杂粮杂豆(油料作物)、生猪、肉牛肉羊、禽蛋、乳品、人参(中药材)、梅花鹿、果蔬、林特(食用菌、林蛙、矿泉水等)十大产业集群,推进全产业链发展。在产粮大县重点布局一批加工项目,把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尽量留在当地、留给农民。实施重大项目引进行动,搭建大平台,以商招商,建设一批加工园区。推动中新吉林食品区加快发展。争创国家级长春农高区,打造一流示范园区。抓好梅花300万吨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建设。坚持品牌强农战略,实施品牌引领和提升工程,大力培育全国叫得响、市场信得过的“吉字号”区域公用品牌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。实施产业兴村强县项目,推广“一村一品”“一乡一业”“一县一特”。启动第三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创建,推进查干湖生态小镇等建设。谋划打造东北最大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。统筹中央补助和省级专项资金,重点支持十大产业集群和示范园区建设。实施灵活有效供地模式,定向保障农村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用地。

 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。立足现代农业“三大体系”建设,实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。创建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。支持松原建设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,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。健全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,推广“科技驿站”“专家小院”等模式,大力培养土专家、田秀才、农状元、乡创客,打通农业科技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以家庭农场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培养具备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。支持10个县创建家庭农场示范县,抓好5个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,培训高素质农民2.5万人。大力培育专业化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,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加快发展农业生产“托管”服务。尊重农民意愿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。抓好宅基地改革试点。巩固拓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成果。大力推广“吉农金服”等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模式。推广农业大灾保险,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,探索开展农业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。推进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试点,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,增加农民收入。

  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坚持规划引领,科学布局,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,有建设需求的村庄年内实现全覆盖。持续推进“千万工程”,用5年多时间让村庄面貌有根本性变化。实施村庄道路畅通工程,加大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力度,新改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、实施安防工程2000公里、改造危桥150座。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%。实施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,推动5G网络、物联网建设。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,提高供电可靠率,逐步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。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,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、消费电气化、配置智慧化。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抓好村庄清洁、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。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,创建三A级标准示范村1000个。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,完成改厕16万户。启动“快递进村”三年行动计划。改善农民住房条件,完善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体制,3年内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。尊重乡村发展规律,坚决避免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,提升农民精神风貌,既“富口袋”,又“富脑袋”,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。

rdquo
ldquo
建设
版权所有: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网站维护:研究所科研信息处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北路(农业部北办公区) 电话:010-59195293/66117652/66067899/66167899